植牙穩不穩,補骨很關鍵!補骨後的等候期與照護全解析

2025/06/13

「醫師,我需要補骨嗎?」
這是許多準備植牙的患者最常提出的問題之一。事實上,骨頭的條件會直接影響植牙的穩定性與成功率。若缺牙多年、骨質吸收過多,或有牙周病史,就有可能需要補骨,幫牙根打造更穩固的「地基」。

在双橡園牙醫診所,我們不只關心是否能種植,更在意「植得穩不穩」。以下整理補骨相關的重要知識,讓您安心為植牙做準備。

 

📖 閱讀導覽:想搞懂補骨到底在補什麼?這裡快速導覽文章重點:

1️⃣ 為什麼植牙前需要補骨?
2️⃣ 補骨的方式有哪些?
3️⃣ 補骨使用的材料有哪些?安全嗎?
4️⃣ 補骨後多久可以植牙?
5️⃣ 補骨後該注意什麼?
6️⃣ 結語|補骨是讓植牙成功的第一步

 

▌為什麼植牙前需要補骨?

植牙是將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,若骨質不足、厚度不夠或密度鬆軟,就像要在沙土中蓋房子,植體可能無法牢固、甚至造成手術失敗。這時候,透過補骨手術,可以補足缺失的骨量,打造堅實的植牙環境。

常見的補骨原因包含:

  • 缺牙時間太久,牙槽骨自然萎縮
  • 牙周病導致骨質流失
  • 先天骨質條件不足
  • 拔牙時未即時處理骨缺損

 

▌補骨的方式有哪些?

根據骨缺損的位置與程度不同,補骨的方式也有所區別,醫師會根據您的條件評估最合適的處理方式:

1|局部補骨(Minor Bone Graft)
小範圍骨缺損,如牙根尖或單顆牙區,常於植牙手術同步進行補骨。

2|大範圍補骨(Major Bone Graft)
如嚴重骨吸收或需多顆植牙者,須先單獨補骨、待癒合穩定後再植牙。

3|上顎竇提升手術(Sinus Lift)
針對上顎後牙區骨量不足者,會進行竇腔填補提升,以利植體植入。

 

▌補骨使用的材料有哪些?安全嗎?

市面上補骨材料多元,常見類型如下:

  • 自體骨:取自患者自身,如下顎角或顳骨,具高度相容性,但需多一處手術部位。
  • 異體骨/異種骨:來自人或動物經處理的骨粉,為目前應用最廣的補骨方式。
  • 人工骨粉:由生物陶瓷等材料製成,可引導新骨再生,無排斥問題。

在双橡園,我們選用通過國際認證的高品質骨粉材料,並依照患者需求與狀況提供專業建議,讓補骨手術既安全又有效。

 

▌補骨後多久可以植牙?

補骨後需等待新骨生成與整合,時間視個人情況與補骨範圍而異:

  • 小範圍補骨或同時植牙:可能僅需等待數週~2個月
  • 大範圍補骨或上顎竇提升:通常需等待4~6個月或更久,待骨整合穩定後再進行植牙

在此期間,我們會定期安排影像追蹤,確認骨質恢復狀況,確保植牙時機的最佳化。

 

▌補骨後該注意什麼?

✔ 避免壓迫手術區,勿用舌頭或手觸碰
✔ 遵循醫囑服藥與清潔,不可漱口過度或刷到傷口
✔ 飲食清淡,避免過熱、過硬食物刺激
✔ 按時回診追蹤骨整合狀況

 

▌結語|補骨是讓植牙成功的第一步

補骨看似是前置作業,卻是影響植牙成敗與長久穩定的關鍵。
在双橡園,我們秉持精準植牙理念,搭配嚴謹的術前評估與補骨技術,為每一位患者打造穩固、安心的植牙基礎。
如果您對自己的骨質條件不確定,歡迎安排初診評估,讓專業醫師為您量身規劃最合適的療程。